快捷搜索:

宜宾叙州:馆校携手传承古籍修复技艺

古籍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2023年以来,宜宾市图书馆联合叙州区图书馆,以宜宾市崇文实验小学为试点,打造了全市唯一的“汗青古籍社”,积极探索馆校合作模式,携手推进古籍修复为主体的古籍保护利用与传统教育的融合。

走进崇文实验小学汗青阁,来自市、区图书馆的古籍修复师正带领学生沉浸式学习古籍修复技艺。一张纸、一支毛笔、一碗浆糊,学生们全身心投入修复的过程,每个人都神情专注。通过修补、平整、复原,让古籍焕发出新的光彩。

(图为修复现场)

“我学习古籍修复已经一年多了,学了拓印、古籍修复、订书装书。学习这些传统的技艺让我变得更加自信,更有耐心。”宜宾市崇文实验小学学生汪雨林拿着自己刚修复好的古籍说道。

“我最感兴趣的是装书、修复古籍,感觉很有趣,也很有成就感。我还会一直学下去,了解更多的传统文化。”宜宾市崇文实验小学学生吴青峰说。

古籍修复是一项繁复的工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古籍修复师主要根据孩子们的身心年龄特征,开展传统装帧、拓印等和古籍相关的美术延伸课程,让孩子学习常见形式化书籍的毛装、蝴蝶装、经折装、线装,从手工中感受传统文化的演变历程。

“我们的教育理念是要培养学生的美育观念,让传统文化知识浸润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知道文脉的源远流长,同时,也在制作过程中磨炼他们的耐心、耐性。”宜宾市图书馆古籍修复师陈佳黛说道。

2023年,市图书馆和区图书馆加强“馆校联动”,联合崇文实验小学成立了“汗青古籍社”,常态化开展“古籍修复进校园”活动,古籍地方文献室的修复师每周三次到校指导古籍社成员动手体验抄纸、传统装帧、传拓、雕版印刷等古籍保护的相关技艺。

宜宾市崇文实验小学副校长戴莉介绍:“学校专门打造了古籍修复教室,邀请宜宾市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和宜宾市吟诵协会专家,为孩子们教授课程,目前已上了200余次课。”

据悉,学校还将增加相应的古籍修复社团活动,扩大规模,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了解古籍,体会古代典籍带来的魅力。

2020年,宜宾市图书馆入选四川省第二批古籍重点保护单位。2022年底,叙州区图书馆被命名为四川省第一批“古籍保护站”,同时建成一间标准化古籍库房,拥有丰富的古籍文化资源。

自“汗青古籍社”成立以来,市、区图书馆开展了“阅无限 向未来”暨“阅启未来星”古籍保护利用系列活动进校园、古籍社团研学、“邂逅古籍”等200余期活动,受惠人群达6000余人次,让学生通过深度参与和零距离走近古籍保护等传统技艺,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下一步,我们会扩大馆校进校园的合作群体和活动范围,提高受众量,更多地服务宜宾市的人群。同时,我们会开展古籍‘走出去’,除了小学外,还到中学、大学以及其他场所开展古籍修复培训;开展古籍‘走进来’,通过建设好古籍培训阵地,吸纳更多对古籍修复感兴趣的群众。”宜宾市图书馆副馆长王天翔告诉笔者。(龙怡 蒲欢 高蕊杨)